欢迎来到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官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985年北京信息产业协会批准成立,协会成立35年来,一直以推动信息行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宗旨,北京信息产业协会一直为推动数字北京发展辛勤地工作,特别是对中国计算机事业历史的搜寻、保护和研究,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果。
 通知公告
· 公布第八批北京信息产-(2025/3/7)
·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关于-(2025/1/6)
·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关于-(2025/1/6)
· 关于开展“新质生产力-(2024/12/20)
· 关于《信息技术服务 -(2024/12/20)
· 我会召开各分支机构工-(2024/8/19)
· 特邀我会会员单位组团-(2024/8/15)
· 11家企业正式加入我-(2024/8/1)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感-(2024/6/18)
· 我会牛少彰、龚才春二-(2024/6/4)
· 重磅 |全国元宇宙1-(2024/5/29)
· 我会获批成为市科协团-(2024/5/27)
· 我会副理事长获聘中国-(2024/4/9)
·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2024/3/14)
· 北京这些大事写进政府-(2024/3/7)
· 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来-(2024/3/7)
·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2024/2/28)
· 2024年北京市民政-(2024/2/28)
· 真抓实干聚合力 善作-(2024/2/5)
· 我会承办"数字中国建-(2024/1/15)
·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2024/1/4)
· 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2023/12/29)
· 本市首次出台社会组织-(2023/12/27)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2023/12/22)
· 我会征集“2023中-(2023/12/12)
· 第十二届全国减轻企业-(2023/12/5)
· 重磅!支持民营经济2-(2023/11/30)
· 工信部指导开展光伏行-(2023/11/24)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介绍
牛少彰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业绩:

    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计算机取证技术、信息隐藏、数字水印和信息内容安全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密码基金项目,信息安全专项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著有《无线通信安全—理论与技术》、《信息安全概论》、《网络的攻击与防范——理论与实践》、《信息安全导论》、和《数字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等多部著作,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论文200余篇,研究论文Modeling Dynamic Pairwise Attention for Crime Classification over Legal Articles发表在计算机领域的顶级会议SIGIR 2018(CCF A,Ann Arbor Michigan, U.S.A. July 8-12, 2018)上。
周香林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增材制造、数字化智能制造
主要业绩:

    主要从事:增材制造及喷涂成形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智能制造与修复再制造技术;材料基因工程与高通量制备技术;纳米、非晶、高熵合金(粉体、涂层)新材料及制备技术等方面研究。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财政部重大仪器专项、基础加强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委产学研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工作。曾在日本德国等国的科研机构访问交流;目前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西安大略大学的学术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Scripta Materialia》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担任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专家、《热喷涂技术》编辑委员会委员、全国热喷涂大会及表面工程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左兴权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计算机、人工智能
主要业绩:

    研究方向为智能优化、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智能交通。主持和参与近30项科研项目,包括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余篇,包括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nformation Science等重要国际期刊。单篇最高引用260余次(谷歌学术)。第一作者发表于《自动化学报》的一篇论文入选201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的一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
    出版学术专著2部,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的资助。参编教材1部,被评为2008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为IEEE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为运筹学领域重要国际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的杰出审稿人。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邹建成 北方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信息安全
主要业绩:

    邹建成1998年被评为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0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5年入选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2006年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计划”,2006年荣获“北方工业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2000年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2011年起受聘担任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计算科学博士点兼职导师。
    曾任《数学译林》执行编委,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多媒体信息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中国图学学会理事,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理事,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自然基金会议评审专家。多年来一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和信息学部评审专家。现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北京数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指导培养硕士和博士近100名,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60多篇被SCI或EI收录),出版编译著作5部。
罗森林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
专 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业绩: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兵器学会信息安全与对抗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广西信息安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专家。
科学研究主要业绩:
1.获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奖励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个人突出贡献奖。
2.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理论技术研究,提出汉语句义结构模型、文本表示自编码流形学习、虚拟化平台内核级Rootkits防护方法、糖尿病风险评估有限混合模型等,成果发表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Knowledge-based Systems、Neurocomputing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150多篇,重要期刊及以上论文20多篇。
3.获授权专利近30项,申请专利70多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4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专译著3部。
4.研制多个特种程序实际应用,获国家某部通报表扬;疾病预警系统在正式注册网站开放服务社会。
5.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信息安全与对抗方向负责人,学科建设与评估组主要成员。
6.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立论证主要成员,北理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点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学科自评估主要成员,情报分析与决策方向负责人。
何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计算机应用、大数据科学与工程
主要业绩: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几年,主要在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社交网络、Web 数据管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从事科研工作,发表研究论文 100 多篇,主持和参加了十几项科研项目,获得过四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担任 TKDE、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Information Science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的审稿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2 项。
张广艳 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计算机
主要业绩:

    张广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大数据存储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大数据计算、存储系统与分布式处理等方面。研究得到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和863等1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近年来提出了大规模存储系统构建及访问的方法与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存储系统的性能、扩展性和可用性。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FAST(存储领域最好的国际会议,4篇)、USENIX ATC、ACM TOS、IEEE TC、IEEE TPDS等计算机系统领域顶级国际会议或期刊论文20余篇。近五年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指导的2名硕士生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吕铁军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主要业绩:

    吕铁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会评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IEEE 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5G关键技术与应用丛书》的编委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第B5G移动通信技术——毫米波、URLLC、大规模MIMO、无线缓存、MEC、绿色物联网、高能效的无线携能传输和无线电定位。在世界权威电子通信和信号处理杂志,国际著名通信和信号处理会议和国内信息领域的权威杂志IEEE Commun. Surv. & Tutor.等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文章100多篇,EI检索文章200多篇,中科院SCI 期刊1区论文30多篇,目前,所发表论文在Google学术中被引用6500余次,有10篇以上论文同时进入ESI他引排名前1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其中授权3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之导师基金等国家项目20多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个项目评审为“优”。另外积极参与社会、企业需求的工程技术课题,直接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解决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困难,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获得2015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15-054)。担任IEEE GLOBECOM 2018 TPC,IEEE ICC 2018、2019 TPC 和IEEE WCNC 2019 TPC 等职务

刘古权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
专 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
主要业绩:

一、2018-2021年度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 基于云计算的虚实融合移动办公系统“课题负责人 负责完成系统的开放建设及示范应用达10万终端客户。
二、主编和参编正式出版的书《协同管理导论》、《协同创造价值》、《互联网+工作的革命》、《大学生创业之旅》、《大学生就业之旅》、《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地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等
三、在《企业管理》、《清华经管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及文章二十余篇
四、在推进电子政务的业务中,领导团队拓展了贵州省20多万公务员全面使用致远的电子公文系统等。
五、主持推进了致远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协同行为大数据的研究》、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团队合作协同管理框架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博士论文《基于saas模式的第三方电子供应链管理研究》获知网的优秀博士论文。

1 2 3 4 5 6 7 8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邮箱:biia2012@163.com
  电话:010-68220032
  地址:北京复兴路49号C座228
 
主办:北京信息产业协会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52252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456